刊名:小学科学
主办:长春出版社
主管:长春出版社
ISSN:1674-6317
CN:22-1388/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4654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9月22日
江苏常州一小学老师
在科学课演示实验时
因操作不规范,产生闪燃
蹿出的火苗导致4名学生烧伤
入院诊断为局部Ⅱ度烧伤
据知情人描述:9月22日
局前街小学一名老师在课上做实验
在重新添加酒精时
酒精燃爆,将讲台烧了起来
该名教师出门寻找灭火器
又发生二次爆炸
前排4名学生受伤
“其中一个男孩在地上打滚灭火,脸上、手臂均烧着,面部肿胀,一个女生跑了起来,被烧伤更严重。”这名知情人说。
9月27日晚
局前街小学集团发布情况说明:
该老师在科学课上演示科学实验
“热气球上升”的过程中
因操作不规范
导致挥发的酒精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
遇未完全冷却的蒸发皿产生闪燃
蹿出的火苗导致4名学生烧伤
现场未发生爆炸
目前,该教师已暂停教学教育工作
什么是热气球上升实验
在《热空气与冷空气》相关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空气是有冷热的”,其中,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冷空气是向下流动的,往往会通过一些实验来让热空气“现形”,让学生能观察到空气的流动现象。而热气球上升实验就是其中一种。
进行热气球上升实验?
的操作方法不止一种
该老师选用了酒精作为工具
却未能遵守操作规范
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酒精的危险特性
酒精,学名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闪点13℃,火焰呈淡蓝色。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
去年8月22日,山东省枣庄市两个女孩在家中模仿网红主播用易拉罐制作爆米花,点燃高浓度酒精后被烧成重伤,在医院治疗了十多天后,其中一个女孩不幸离世。
使用酒精注意事项:家中不要大量囤积酒精。酒精应密封存放在阴凉处。使用酒精时,要保证室内通风,不要靠近火源和热源、电源。实验室使用酒精灯禁止用两只酒精灯互相引燃,禁止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得吹灭。
实验过程起火扑救
用二氧化碳、泡沫或沾水的被褥、麻袋或砂子等不燃烧或难燃烧的物质覆盖在燃烧物上,使空气和其它氧化剂不能与可燃物充分接触。
文章来源:《小学科学》 网址: http://www.xxkxzz.cn/zonghexinwen/2020/093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