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小学科学
主办:长春出版社
主管:长春出版社
ISSN:1674-6317
CN:22-1388/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影响因子:0
被引频次:4654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

来源:小学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2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的自制力都不够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好可以解决教学中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的自制力都不够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好可以解决教学中遇见的这一问题。学生在接受图片或者视频时的效率要远远高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或者口头的讲解。通过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克服这一困难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不仅教师节省了在黑板上书写的时间,还能在形式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小视频或者图片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小学时期的学生也是正在好奇心较强的阶段,通过多媒体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就会大大地提高。

在学习植物的生长繁殖的相关知识时,书中讲到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并不理解书本中所讲的知识。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先将这些图片等资源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在视频中首先能够了解到教师将要讲授的主要知识,其次通过学生的观察,就会对教师的问题有初步地了解,然后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还能使学生面对理论性强的知识,有客观的感受,在视觉上感受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还能解决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方面有促进作用,使学生由面对书本上的文字,变成了面对生动的视频或者图片。

二、利用信息技术设立情境,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小学生在对知识的联想能力上比较欠缺,因此如果教师在讲课中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立教学情境,就能够帮助学生从直观上理解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在一项实验中表明:学生在课堂上仅仅依靠听取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学生只能够记住15%的讲课内容,但是如果通过图片、视频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记住65%的讲课内容。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如果能够设立相应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研究欲望,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记忆,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讲述到我们自己这一章节的内容时,里面会讲述到“我的手”,如果教师只是向学生讲述手的作用,学生并不会感兴趣,而且感觉没有什么能够应用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消失。如果教师在讲述知识之前利用信息技术设立相应的情境,例如,在讲课之前向学生展示一些警察利用指纹办案的镜头,让学生在视频中感受手的重要性,并通过视频激发学生探索指纹如何应用在办案中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科学课主要要求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学习,增长生活的经验,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应该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增加学生知识的宽度,而信息技术正好符合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特点,学生知识面的增加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教师也能在教学中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经验。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同样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整合时,要注意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设立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 张红艳.浅谈如何巧用现代教育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教科版),2015(9):52.

[2] 迎华.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J].学周刊,2016(8):67-67.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的自制力都不够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好可以解决教学中遇见的这一问题。学生在接受图片或者视频时的效率要远远高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或者口头的讲解。通过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仅可以克服这一困难还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大多数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不仅教师节省了在黑板上书写的时间,还能在形式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小视频或者图片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小学时期的学生也是正在好奇心较强的阶段,通过多媒体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就会大大地提高。在学习植物的生长繁殖的相关知识时,书中讲到很多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并不理解书本中所讲的知识。如果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相关的视频或者图片,先将这些图片等资源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在视频中首先能够了解到教师将要讲授的主要知识,其次通过学生的观察,就会对教师的问题有初步地了解,然后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还能使学生面对理论性强的知识,有客观的感受,在视觉上感受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还能解决学生理解难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方面有促进作用,使学生由面对书本上的文字,变成了面对生动的视频或者图片。二、利用信息技术设立情境,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小学生在对知识的联想能力上比较欠缺,因此如果教师在讲课中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地设立教学情境,就能够帮助学生从直观上理解教师所要讲解的知识。在一项实验中表明:学生在课堂上仅仅依靠听取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学生只能够记住15%的讲课内容,但是如果通过图片、视频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就能记住65%的讲课内容。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如果能够设立相应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研究欲望,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记忆,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讲述到我们自己这一章节的内容时,里面会讲述到“我的手”,如果教师只是向学生讲述手的作用,学生并不会感兴趣,而且感觉没有什么能够应用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消失。如果教师在讲述知识之前利用信息技术设立相应的情境,例如,在讲课之前向学生展示一些警察利用指纹办案的镜头,让学生在视频中感受手的重要性,并通过视频激发学生探索指纹如何应用在办案中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三、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科学课主要要求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学习,增长生活的经验,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应该在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增加学生知识的宽度,而信息技术正好符合能够扩大学生知识面的特点,学生知识面的增加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就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教师也能在教学中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整合的经验。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同样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整合时,要注意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设立相应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参考文献:[1] 张红艳.浅谈如何巧用现代教育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教科版),2015(9):52.[2] 迎华.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引导下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J].学周刊,2016(8):67-67.


文章来源:《小学科学》 网址: http://www.xxkxzz.cn/qikandaodu/2020/1124/570.html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刍议
下一篇: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研究